头条屋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8部分(第1页)

,希望那儿能有一些文章帮助我。但是,多翻看几次,令我惊讶的现象发生了。凡是我觉得好的作品,报刊上总是否定得最多,而那些明明平庸的东西,却历来找不到批评。我看了两部美国写人性的电影,热泪盈眶,但报刊门对这两部电影好话不多,讽刺有加。我最喜欢的两位中国导演,从偶尔翻到的外国报纸看,国际上的地位也不低,但我们的报刊几乎不作研究,整版整版配了照片宣传的电影,我和同学们都毫无观赏兴趣。更不可思议的是,有的报刊评选全国最差演员和作家,把我很喜欢的那几位全都评进去了。

我周围的同学,平日骂得最多的是那些泛滥成灾的概念化、公式化的假大空作品,这些作品很少有观众,却始终在源源不断地上市,兴高采烈地获奖,对这种情况,报刊间几乎不予批评。相反,哪个演员有了一点道听途说的传闻,各种报刊不容辞白、不作调查就一起上阵,用最严厉的词句齐声责斥。

以前,我一直以为可能我的艺术欣赏水平和文化判断能力有问题,但时间一长,又觉得并非完全如此。在香港凤凰电视台看到杨澜对您的采访,才知道您的许多看法与我很接近,因此我增强了自信。您说,为什么我们报刊间的文艺批评会变成这个样子?

卓菲

回信

卓菲:

首先要说明,您在报刊上看到的那些文章,总的来说不能算是文艺批评。要不然,真正的文艺批评家要提抗议了。

我看产生这类文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一些年龄比你略大几岁的大学毕业生,厌烦了从中学到大学的正统教育规程,在这些正统教育规程中,教师对中外文艺作品的分析,基本上都是肯定的。这种沉闷状态一定会引发反叛,当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发现自己居然能对著名作品发表否定意见并说得头头是道,深感痛快。肯定的语言方式早被老师用完了,再用就傻,于是自然而然呼应成一个以苛评为业的年轻群落。这对社会文化思维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年长的群落已疲于发言,更不愿作吃力不讨好的总体研究,于是,话语重心倾斜,造成一有好作品就出现大量否定意见的情况。坚持公正每每失之于枯燥,批评庸俗又容易带上官气,都是年轻人所不屑为;

二,社会上言路初开,报刊繁多,竞争激烈,不少报刊为了吸弓赎者必须寻找刺激性的话题。政治性的刺激不敢,经济性的刺激势必扰乱市场,剩下有三个领域,司法领域、体育领域和文化领域还有可能产生刺激性。司法领域的刺激性在于案件本身的真实情节和宣判结果,缺少评论空间;体育领域比分明确、胜败公平,靠评论来颠倒乾坤的可能不大,而文化领域则有可能。于是,你所说的种种愚人节般的游戏就在文化领域频频出现了。总的说来,这是报刊为了增加发行量而产生的自然要求,又因文化事业本身的软性状况而容易被搓捏,无可奈何,不足为怪,但当这种倾向成为一种趋势,我们的文化秩序和文化坐标实在堪忧;

三,长期以来,我国文化界一直轻于建设,重于破坏,轻于创造,重于评论。而事实上,最被轻视的最烦难,最被重视的最轻松,因此很多人选择了后者,即最被重视又最轻松的一途:破坏和评论。破坏而受重视,是因为它声势夺人;评论而受重视,是因为它居高临下。例如在我自己培养的学生中,哪一个要认真地写出几个高质量的电影剧本,可能要付出很多年的艰苦努力,相反,如果用一个晚上写一篇批判某位名导演的文章,就会给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他已取得了与这位导演同等、甚至更高的文化方位。正是这种错觉,引诱了我们文化领域某些部位的超常发育、某些部位的日渐萎缩。在此需要再一次说明,超常发育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艺评论机制,由于激愤的呵斥和琐碎的议论充斥报刊,连这种机制也萎缩了。

那么,怎么办呢?

我对前景并不悲观。目前报刊间的这种颠倒文化品位的嘈杂之声,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厌烦,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它们被遗弃的时日已经不远了。不久前我在与孙绍振先生的通信中曾经提到,目前我国社会的许多领域都已进入与国际接轨的快车道,进人规范明确的标准化运行,而文化界的很多部位,近似高速公路桥墩下还没有来得及清理的拥塞旧街,了无规则,人车共道,叫卖声声,斯文扫地,但是越杂乱越标志着根本性变革的临近。会出现一些真正堪称重要的批评家的,而更重要的是,一定会有大作品的出现,而大作品本身就有整顿秩序的功能。

你所看到的混乱,是大作品出现前的混乱。这种混乱会不会埋没大作品呢?不会,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品会反过来埋没混乱。

那么,不妨宽下心来,把你不愿看到的一切,当作一个过渡时期的浅薄的自嘲、不太有趣的幽默?

按你的年龄,你会在中华文化领域看到让你兴奋的景象的。对此,我已作过不少分析和推断,有把握。

余秋雨

十一

来信

余教授:

我看到一些报刊在谈到您时,常常会表达出一种遗憾,觉得您作为一个学者,与电视太亲近了,并由此引起反复讨论。这事在我们学生宿舍里也引起争论,多数同学认为现代文化没有必要拒绝传媒,但也有一些同学同意报刊上的那种意见,认为学者还是集中精力钻研学问为好。我很想听听您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如果没有时间详谈,只须告诉我,是您对电视台的邀请盛情难却,还是本来就有主动性?

王丽宙

回信

丽富:

是我本来就有主动性。

不少朋友希望我不要过于亲近电视,安心钻研自己的学问,这完全是好意。但是,这些好心的朋友不知道,电视文化正恰是我“自己的学问”,而且是学术主业之一,也是我主持的博士点的专业科目。我不能因为写了几篇散文,就要放弃我的学术主业。一个木匠空下来时也能炒几个菜,但不能因此而说他干木匠活是不务正业。我亲近电视,就是木匠亲近他的墨线锯刨。

但是,我倒由此想到三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为什么我们文化界一想到学问,便立即产生一个约定俗成的范围,几乎不会想到诸如电视文化这样的领域呢?

二,如果不以电视文化为专业的其他学者,在电视上做了几次谈话节目,算不算不务正业呢?

三,为什么我们欧美学术界的同道们频频上电视,不仅欧美的观众没意见,连我们中国观众也没有非议呢?“中国学者”,在学术形象上与国际同行相比,有什么特殊需要遵守的规矩?

这几个问题虽小,却关系到世纪之交中华文化从内容到形式的几处要害,想想很有意思。我还会多想想,谢谢你来信的启发。

余秋雨

十二

来信

余教授:

读了您的《遥远的绝响》,我深感共鸣。

世俗太污浊了,为此,同流合污成了中国文化人最大的耻辱。魏晋名士的高责,正在于他们抵抗流俗,保持着纯洁的孤独。宁肯独自打铁,宁肯单车漫游,宁肯呜啸山林,宁肯放声大哭,却不肯降低自己、贬损自己、耗散自己。

我欲九天揽月  全宇宙通缉王子大人  微软360度:企业和文化  长河落日  完美对手  (数码宝贝同人)Fate-Digimon  傲剑天下  2012  无心亦有心  (仙剑三同人)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主景离)  首席女设计师  我的整形生涯之:爱上人造美女  8·23炮击金门  大王请住手  胜利者的智慧传奇:兵法故事  花田半亩  物种起源  乐小米·天已微凉  你如此需要安慰  联想少帅杨元庆  

热门小说推荐
六零军营成长

六零军营成长

一睁眼回到六零年,上一世是孤儿的明暖这一世拥有了父母家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他,青梅竹马,咋这么腹黑呢!...

种田山里汉:神医美娇娘

种田山里汉:神医美娇娘

已完结,新书求支持!小神医魂穿女尊王朝,原主臭名昭著,残暴不仁,身后留下一堆烂摊子。家徒四壁,茅屋漏雨,粮缸又已见了底。面对美貌的夫君,又瞅瞅丑不拉叽的自己,她狂奔在一条通往钢牙小白兔的康庄大道上!敢觊觎她夫君?揍,没有拳头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接着揍!穷?医术,香粉,布艺,美食,酒庄,生意做起来,铺子开...

我是至尊

我是至尊

药不成丹只是毒,人不成神终成灰。天道有缺,人间不平,红尘世外,魍魉横行哀尔良善,怒尔不争规则之外,吾来执行。布武天下,屠尽不平手中有刀,心中有情怀中美人,刀下奸雄冷眼红尘,无憾今生。惊天智谋,踏破国仇家恨铁骨柔肠,演绎爱恨情仇绝世神功,屠尽人间不平丹心碧血,谱写兄弟千秋!...

余生有你,甜又暖

余生有你,甜又暖

刚发现自己会被裴聿城的意识附身时,林烟是拒绝的。明明在酒吧蹦迪,一醒来,躺在了荒郊野岭。明明在家里打游戏,一醒来,站在了欧洲大街。明明在跟男神烛光晚餐,一醒来,站在了男洗手间。这日子没法过了!后来的林烟大佬求上身,帮我写个作业!大佬求上身帮我考个试!大佬求上身,帮我追个男神!大佬听说生孩子挺疼...

(快穿)欲之咒

(快穿)欲之咒

简介白秋意身中诅咒,若没有解药,浑身就如同被人剔骨刮肉一样痛男人的精液,就是她的解药第一个世界闺蜜绿了我之后,我睡了她哥小片段白秋意借字多难听啊,不如我卖身给你吧,她往季裴承那边靠了靠,声音压低,妹妹还是雏哦,哥哥可以给妹妹破个瓜嘛。你看我像是随便给人破瓜的人?季裴承。去床上。季裴承道。你硬了吗?白秋意问。季裴承没说话,直接把她的手牵过来,往胯间按。小弟弟好精神呀,白秋意道,哥就在这里要了妹妹吧,妹妹湿哒哒的走不动。你说话一直这么没遮拦?那要看对谁了,对你是的~阅读小贴士1女主非善类,为达目的可以出卖身体的那种QωQ2女主三观不代表本作者三观QωQ3每个世界的男女主不一定是处QωQ关于收费按千字50的标准收费,每个故事都会免费一些章节关于更新日更,有事会在留言板留言点击我要评分可以给作者投珠每天可以免费投送两颗珍珠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