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屋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讲(第1页)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页。辛二,劝修直道。佛陀在破除阿难尊者的妄想之前,先讲出了两种根本。佛教的根本理论是讲诸法因缘生的。一个人会生死流转,一个人会产生涅盘安乐,都有他背后的原因。所谓的原因,主要的就是我们那一念心,就是我们心态的不同。如果我们今天是用一种攀缘外境的妄想来修学,那我们可以创造一种非常殊胜的善业,成就一个安乐的果报。但是这个果报会有一个问题,它不会持久。你看生到天上的人,他不会持久。他享受天福,有一天他一定要从天上掉下来。为什么?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就用生灭心攀缘殊胜的三宝境来修学,它的本质是生灭的,所以他的果报会有一定的期限。但是我们看佛陀成就以后,我们没有看到哪一个佛陀又掉下来,没有过。他成就了佛陀,就永远是佛陀,不会受时间、空间的障碍。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就依止不生灭心。这是一个问题点。我想我们在座很多人学过唯识学,《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颂》。唯识学跟《楞严经》的确在思考模式上不太一样。我们可以这样讲,《楞严经》是在破唯识的。我们刚开始依止唯识学,这第六意识要怎么修学呢?要根与境的和合才产生识,所以第六意识一定要有外境的刺激,才能够产生心识的活动。学唯识的都知道,我们的心不能单独存在,没有外境就没有内心。所以我们刚开始在修唯识的时候,是有一个外境的刺激,产生一个善心;而这个善心再创造一个外境,这个外境再产生另外一个善心,然后才能够有所谓的断恶修善,然后才能够辗转增胜。所以唯识的第六意识是受阿赖耶识的影响,阿赖耶识要变现好的因缘,第六意识就能够好好修学;阿赖耶识变了一个不好的因缘,第六意识就开始造业放逸。唯识学的思考是这样的——心随境转。《楞严经》它否定这种思考,它说这个观念是不对的。《楞严经》所说的心,它不是从外境来,它是你的心:你开始回光返照你的真如本性——我的真如本性没有恶法,它是清净的,所以我应该断除恶法;因为我的内心本来就没有这个东西,我就不应该存在这个东西,这个是我捏造出来的,所以我应该舍掉;我的内心本来就具足无量的功德,我必须把它开显出来,所以我要修善。它整个修学是“称性起修”,它是从内心发动出来,然后再创造外在的因缘。我希望大家把这个内心要分清楚。我们这一念心,一个是从外面来的,这叫生灭心;一个是从你内心发出来的,这个就是不生灭心。这是很容易判断的。所以,真实的修行一定是从内而外,不能从外而内。如果你现在的修学整个功德还是从外而内,那你这个修学不会持久,绝对不会持久,因为你是生灭心嘛。而且你这样修学也不能了生死,因为你“根本”就是生灭,你的本质是生灭。以生灭心不可能得到不生灭果,因为本质不一样。所以佛陀就说了: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你拿一个沙,煮了三个小时,顶多叫作热沙,只是温度增加而已,沙的本质不会改变。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心地法门弄清楚,弄清你到底是依止妄想还是依止真心。那结果是不一样的。辛二、劝修直道好,我们看第二段,劝修直道。前面讲真心,这个地方讲要怎么样修这个道。看经文:【第六讲图1,评论区查收】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首先我们看第一段,叫随顺直心。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今天问我一个问题,说怎么样成就无上菩提。那么你今天所追求的目标,是一个成佛的目标。这个成佛目标——这样的一个结果一定有它的因地。它的因地是什么呢?就是“真发明性”,你必须要真正地去了解我们内在的清净本性。如果阿难尊者你今天问我说,怎么样能够生天,怎么样创造来生的安乐果报,那我就不会跟你讲那么深入的东西了。既然你今天要问的是一个无上菩提,所以你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无上菩提是有一个真实的因地的,就是你要能够找到你的清净本性。基于这样一个成佛的一大事因缘,你现在要好好地以正直的心来酬答我的问题。就是,我问你什么,你就直接回答,不要弯弯曲曲,不要有太多的想法,根据事实直接回答就好了。这个叫作直心来酬答我的问题。为什么要用直心呢?佛陀讲出一个道理说,这个直心是成佛之道。“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十方如来,都是修学佛道当中已经成就圆满果报的佛陀。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佛,其实都是依止同一个道路而成就的,依止一个道路,出离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成就佛道。什么道路?都是依止直心。,!这个地方的直心,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正念真如”。从你的真如本性发动出来的,叫直心;从外境刺激你而产生的想法,这个就叫作妄想。所以它这个地方的判定很简单:从你真如的本性,直下发动出来的这叫直心,外境产生的叫妄想。十方诸佛在修学圣道的时候,没有一个例外,都是同一道故,都是依止直心才能够成佛的。也就是说,心直跟言直——内心能够正直,言语也能够正直。这样,从最初的发心到最后的成佛,这整个成佛之道的过程,中间都不能够有弯曲的相貌。什么叫弯曲呢?就是你的心攀缘外境,产生很多很多生灭的妄想,这个就是弯曲之相。后面会讲到,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修学过程当中产生极大的烦恼而退堕?一个人在修学过程当中为什么会着魔,成就五阴魔境?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妄想活动,他的心开始攀缘外境,所以他产生极大的烦恼,产生很大的魔障,把他前面修习的功德完全破坏掉了。也就是说,当我们不能直心正念真如的时候,障碍就会出现。禅宗有一句话:直心是道场,能办大事故。成佛的大事,一定是以正念真如,从真如本性发动的修学,才能够成就的。我们一再强调一个观念,如印光大师所说,修学只有两句话:第一个,“无不从此法界流”,我们讲“称性起修”。你所有的功德,要从你内心的真如本性,去思惟真如本性而发起你的菩提心。第二个,最后的修学,“无不还归此法界”。所有的修学,都在开显你自性的功德,从你这一念真如的心出发,来修波罗蜜,最后还是回归到你这一念真如的本性。所以到最后,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只是在过程当中,假借外面的人事因缘来开显你内心的功德而已,叫借境修心。如此而已。这就是说,在整个过程当中,都必须要正念真如。当你的心忘失了真如,当你的心向外攀缘,就会产生弯曲之相,就会产生种种的障碍。这个是说明,十方诸佛在成就无上菩提道路的时候,没有一个例外的,都一定要以直心才能够远离障碍。是这个意思。这是佛陀在破除阿难尊者妄想的攀缘心之前,先讲的两个道理:第一个讲到生死涅盘的根本;第二个讲到直心是成佛的唯一道路。先讲这两个道理。庚三、广破七番妄计。分七:辛一、正破计内。辛二、破转计在外。辛三、破转计潜根。辛四、破转计见内。辛五、破转计随生。辛六、破转计中间。辛七、破转计无着。我们看庚三、广破七番妄计这以下佛陀就开始要破除阿难尊者的妄想。这个地方,古人一般说“七处破妄”。有七科:一、正破计内;二、破转计在外;三、破转计潜根;四、破转计见内;五、破转计随生;六、破转计中间;七、破转计无着。从七个地方来破除阿难尊者向外攀缘的妄想。辛一、正破计内。分五:壬一、征起缘心。壬二、喻明降伏。壬三、牒其内执。壬四、悬示定名。壬五、正破非内。我们先看第一个,正破计内。第一个是破除阿难尊者他执着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是在身体之内,破除这个身内的执着。这当中分五科:一、征起缘心;二、喻明降伏;三、牒其内执;四、悬示定名;五、正破非内。先看第一科,征起缘心。【第六讲图2,评论区查收】佛陀先征问阿难尊者当下这一念攀缘心到底是怎么生起的,生起以后又在什么处所。把攀缘心生起的因缘跟它的处所,先提出一个问。我们看经文: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佛陀问阿难尊者说,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当初发心要跟佛陀出家,你说是因为你这一念心去攀缘佛陀殊胜的三十二相。这当中有一个能所,能缘的是我们这一念攀缘的心,所缘的是三十二相。那你现在说一说,你是将何所见?谁为爱乐?你这当中一定有一个“见”跟一个“爱”,你是用什么来见到三十二相?又用什么东西来爱这个三十二相呢?就提出这个问题。这是把他那个攀缘心的相貌标出来。我们看阿难尊者回答。“阿难白佛言”,他说,世尊啊,我在整个爱乐三十二相的过程中,是用两个东西来爱乐:第一个是心,第二个是目。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心目,就是本经后面说的六根门头。可以说,我们整个心对外面的造作,没有离开六个门。六根门头其实是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前五识。前五识依止五根去取外面的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尘境,产生一个影像,色有色的影像,音声有音声的影像。假设我们是善业比较强的人,我们会产生比较美好的影像;如果我们是属于罪业深重的人,就产生一个卑贱苦恼的影像。总而言之,这个影像的取得就是用这个目,用这个前五识。,!然后前五识把这个影像再丢给第六意识来分别,第六意识就会产生一个感受跟想法,这个想法就会发动他去造业。如果产生一个正面的想法,就造善业;如果产生负面的想法就造恶业。所以阿难尊者说,我是用我的眼睛来取得佛陀三十二相。因为您佛陀三十二相是外面的东西,那要把这个相变成受用,要经过眼睛的转换。比如说,我们今天看这个佛像,每一个人看到的不同,就表示每一个人有不同的眼识。所以我们的前五识去攀缘佛像的时候,每一个人得到自己的影像,因为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不同。我们一定先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先取得外在的相状,然后再交给第六意识,去产生种种快乐和痛苦的感受,产生种种善恶的想法。因为我产生一个好的想法,所以我就发心要出家,愿意舍离生死。这就是我攀缘三十二相的整个过程。蕅益大师说,其实佛陀已经透露出一个消息,佛陀的意思是说:你攀缘我的三十二相有什么用呢?这是我的三十二相,不是你的三十二相。你对我的三十二相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想法,跟你完全没有关系,因为这毕竟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不是你阿难尊者的三十二相。你要成就你的三十二相,你还得向你内心中去求。在念佛的时候,禅宗都会说“念佛是谁”,就是你要回光返照。你那个明了的心,本来就具足阿弥陀佛无量的功德。你是假借这个佛号把它开显出来而已。你不要老是心向外攀缘,你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这个地方佛陀有要阿难尊者去回光返照的这一层意思,但是从经文看,阿难尊者他没有体会出来。“征起缘心”就是,征问阿难尊者去攀缘胜相的这一念心——主要就是根据他的眼睛去取相,由第六意识来分别,而创造一个殊胜的想法。壬二、喻明降伏【第六讲图3,评论区查收】好,我们看第二科,喻明降伏。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譬喻当中再回归到道理,说明降伏妄想的方法。我们看经文: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佛陀告诉阿难说,正如你阿难尊者所说的,你真正爱乐三十二相的过程,是由于心目的关系。你是用眼睛来取相,然后再用第六意识来加以分别,产生很多的想法,所以才产生行动出家的。你如果不能够真正了解心目所在的处所,你就不能降伏它的烦恼。我们今天要降伏攀缘心,你一定要知道它在哪里。你说:诶,攀缘心是生死的根本,我想把它消灭。但是到底攀缘心在哪里呢?如果你连它的处所都找不到,你怎么消灭它呢?这个道理讲出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国家很大,这当中有一个国王,这个国王有一个困扰,就是他的珍宝经常丢掉。虽然他的国家很多珍宝,但是经常被盗贼侵入,就把珍宝给夺走了。后来国王实在受不了了,下定决心要发兵来讨伐,消除这个盗贼。但是这个国王在出兵之前要知道一个重点,就是这个盗贼在哪里。他藏在哪里呢?尽管你这个军队很厉害,很会打仗,打敌人,那么敌人在哪里你要先找到啊。这是一个譬喻。我们看总结。合法,“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其实盗贼就是在我们这个六根门头,在心目当中。我们解释一下。蕅益大师说,这个国王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说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来我们的本性就具足无量无边的性功德,说这个国王本来有很多的珍宝。这个国王又依止一个国土,这个国土就是六根,在国土六根当中产生了盗贼。这个盗贼有两种:一个是外贼,一个是内贼。外贼就是六尘的境界,这些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贼。六尘的活动去刺激了六识,这个六识就是内贼。六尘、六识两个交互作用,是在哪里作用呢?就在六根里面活动。在这个国土中活动,最后伤害的是谁?伤害的是我们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国王的功德,一天一天地被遮盖了。我们知道这个贼,有内贼跟外贼。我们讲外贼是六尘,内贼是我们内在的六识,我们的分别心。我现在要问大家一个问题:阿难尊者去托钵,遇到了“盗贼”破坏他出家的功德。第一个“贼”是什么呢?是摩登伽女。摩登伽女用咒术来诱惑阿难尊者,这叫外贼。第二个,阿难尊者他遇到这个外贼的时候,他产生了内贼,他的烦恼开始活动。内外和合就造业了。那么这个问题错在哪里?你说这个事情是摩登伽女错,还是阿难尊者错呢?说我们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我们内心错?蕅益大师说,内贼不生,外贼不会生起,色不迷人人自迷。你不能够说外境有错,因为外境它没有自性,它只是一个业力的显现。你内心如果不动,你如果安住在真如本性,这个外贼是没办法真正伤害你的。所以蕅益大师说问题在这个内贼。六根当中的第六意识的攀缘心,这个是内贼。,!这个地方是把它攀缘的相貌先标出来:使令你生死流转的,就在你六根当中有六个贼。六个贼当中以第六意识作主,这是贼王。它是破坏我们功德的一个贼,它是一个过失的根本。好,先把这贼找出来以后,就开始要破了。壬三、牒其内执。分二:癸一、正牒。癸二、立例。我们看“壬三、牒其内执”。这个“牒”,就是很明白地指出来。内执,他内在执着的处所。这地方有两段:第一个正牒,第二个立例。癸一、正牒【第六讲图4,评论区查收】先正式地指出它的相貌: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就把这个处所标出来。佛陀说,我现在问你,你今天之所以受到摩登伽女的灾难,之所以内心当中产生盗贼——就是你六根门头的第六意识的贼,那我问你,这个贼到底在哪里?心跟目在哪里?阿难对佛陀说,世尊,这个道理很简单的。他说,这个世间上有十种凡夫众生(异生就是凡夫)。我们讲圣人叫同生性,凡夫是异生性。因为凡夫他的心是受外境的刺激产生很多的妄想,每一个人妄想不同,业力也不同,果报也不同,叫异生。其实这十种异生,具足来说是有十二种,这个地方是简略了。我们把它讲一下。十二种是哪十二种呢?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有十二种。这一切的有情众生,这十二种的种类,都是认为我们这一念的攀缘心是居在身体之内的。怎么说呢?您看纵然像佛陀,您看您的眼睛像莲华一样,也是在佛陀的脸部上面。所以我今天观察我的眼睛,这个所谓的浮尘根,是由地水火风四尘所成——浮根是所成,四尘是能成——地水火风所成的这个眼根也是在我的脸上。我心中的意识分别心,这个攀缘心,就在我的身体之内。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这个攀缘心,这个内贼在哪里?阿难尊者说,在我的身体之内。先把他执着的相貌标出来。佛陀就安立一个例子,先把例子讲出来,再破斥。癸二、立例【第四讲图5,评论区查收】我们看这个例子。先看第一段: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既然有这个心,它就有它所见的境。我们看:佛陀告诉阿难说,你现在是坐在如来说法的讲堂——在只陀林,只树给孤独园里有很多的树林,树林当中盖一个很大的精舍当讲堂。你阿难尊者就坐在如来的讲堂当中,你从这个讲堂通过大门、窗户向外观察,看到外面很多很多只陀太子所布施的树林。这个树林到底在哪里呢?问这个树林所在的处所。阿难尊者说,这个道理很简单的。他说:世尊啊,这个广大的楼阁,这个清净讲堂,它的位置是在给孤独园的中间,树林是在讲堂之外。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里有一个能见跟所见,能见的是阿难尊者,所见的是讲堂跟树林。所以这个所见有内境跟外境,有内在的所缘境跟外在的所缘境。什么叫内在的所缘境呢?讲堂是内在的所缘境,因为阿难尊者在讲堂当中,所以讲堂是他的内境,内在的所缘境。通过讲堂看出去外面,这个树林是外在的所缘境。我们要把这个境分成内外来说明,先把这个按定好。好,再看他看到的次第。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佛陀说,阿难尊者你现在能够看到东西,是能见。那你到底先看到什么呢?它的先后次第是什么呢?阿难尊者回答说,世尊,我在讲堂当中,当然先看到讲堂内的境界。我在讲堂当中,先看到佛陀高高坐在法座上,看到佛陀然后看到听法的大众。我看到整个讲堂内在的境界,然后再通过窗户往外看,看到外在的境界,是种种的树林。当然是先看到内境,再看到外境。阿难尊者就这样回答。我们看佛陀怎么说明: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阿难尊者你看到树林,是用什么为见呢?阿难尊者回答说因为这个大讲堂,这个“户”——大门开得很大,“牖”——窗户很多,大门跟窗户都是内外开通的,所以我在讲堂当中依止这个窗户、依止大门,就看到外面的树林。这个地方我们再把它说一次。这个譬喻,蕅益大师说有两层:有能所的譬喻,能见的是阿难;所见的有内境跟外境。内境就是讲堂里面的佛陀跟与会的大众,外境是外面种种的树林。所以阿难尊者说,因为他本身是居在内,所以他一定先看到内境,再看到外境。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好,这个譬喻好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往下看。壬四、悬示定名【第六讲图6,评论区查收】佛陀在破斥阿难尊者妄想之前,先指示这个三昧的名称。我们看经文: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阿难尊者回答以后,世尊就在法会大众中,以他金色的手臂去摩阿难尊者的头顶。当然摩顶有安慰跟鼓励的意思。佛陀告诉大众说,在佛法当中有一种殊胜的三摩地,它的名称叫作“大佛顶首楞严王”。这个大佛顶就是我们在修学之前所要找到的真如本性,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生灭变化当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家。因为它是了了常知的,它是广大圆满的,它是殊胜尊贵的,所以叫大佛顶。当我们找到这个大佛顶以后,我们所产生的作用,每一个作用都是首楞严王,都是功德圆满,都是坚固不可破坏。就是依止大佛顶而能够成就自利的“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依止大佛顶而能够成就“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所以,从大佛顶出发产生的六波罗蜜,每一个波罗蜜都是功德圆满的,都是不可破坏的,叫作“首楞严王”。我们看它所显现的功德。它是具足万行,它能够统摄一切万行的功德,没有欠缺。这个地方是指它的因地是统摄万行;在果地,就是十方的如来都是经过这个大佛顶的修学,才能够成就福德智慧两种庄严的妙觉佛果,没有一个例外。这个“一门”就是说只有一个门,你找不到第二个门。这个门,就是我们要趋向福慧两种庄严的,这个妙觉的庄严路,就是要依止大佛顶,依止真如本性之门,才能够成就这样的一个庄严路。所以你应该好好地谛听。阿难尊者这个时候就顶礼佛陀,非常虔诚恭敬地来纳受佛陀的开示。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佛陀在破除妄想之前,为什么把首楞严王大定的名称讲出来呢?古德的注解有三层意思:第一个,要使令阿难尊者产生欢喜,令生欢喜。因为阿难尊者这个时候他受打击很大,好像一个人得到重病一样。佛陀说,没关系,佛法里面有的是药。我在佛法当中有一个三摩地,它是“大佛顶首楞严王”,它一定能够救拔你,让你成佛。这个时候,就像一个病人预知有药物了,他就觉得自己有希望,有救,这个攀缘心可以消灭,佛道可以成就。所以这个地方让阿难尊者产生欢喜的心,产生了希望。第二个,远离怖畏。佛陀即将要七处破妄,破到阿难尊者他的妄想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余地。那么阿难尊者会产生断灭之想,说我的妄想——我说在内也不对,在外也不对,在哪里都不对。破到最后整个妄想根本觅之了不可得。阿难尊者会恐怖啊,因为他习惯性都是用妄想来做事,习惯性用妄想来拜佛、用妄想来出家。这个时候佛陀把妄想破了,他的内心没有依止处,所以产生怖畏。佛陀说你不要怕,你不依止妄想,还有一个东西让你靠着,就是“大佛顶性”。所以让他远离怖畏。第三个,引生渴仰。大佛顶的功德,它是具足万行,它是能够成就妙庄严路。让他产生一个渴仰,产生渴求仰慕之心,他就能够很安定地来聆听以下的教法。所以,在破妄之前悬示定名,有令生欢喜、远离怖畏跟引生渴仰三层意思。壬五、正破非内。分二:癸一、引例。癸二、正破。好,我们往下讲壬五、正破非内。正式地破除,先举一个例子。癸一、引例【第六讲图7,评论区查收】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佛陀说,正如你所说的,你身体在讲堂当中,通过这个大门、窗户的开通,你看到了外面的林园。那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亦有众生”,是不是有一种众生,在讲堂当中,他没有看到讲堂里面的东西,而直接看到外面的东西呢?有没有这种人呢?就是没有见到里面的内境,直接看到外境呢?阿难尊者回答说:世尊啊,一个人在讲堂里面安住,没有看到比较近距离的讲堂,而看到比较远的外境的林泉,这是没有道理的。他既然身体在里面,他一定是先看到里面的东西,再看到外面的东西。先举这个内境、外境来加以说明。这以下正式破斥。癸二、正破【第六讲图8,评论区查收】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正式地破斥了。佛陀说,阿难啊,你所说的道理就是这样。你这个明了的心,你这个心灵的心,是能够明白地去了别万物的。如果你这个明了的心是住在你的身体之内,那你应该先看到你身体里面的东西,再看到外面的东西啊。就像你这个人在讲堂里,你一定先看到讲堂里面的境,再看到外面的境。既然你的心是住在身内,那么“颇有众生”——“颇”就是不定的意思,那是不是有一类众生,他真的看到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再看到外物呢?“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好,你说这个心肝脾胃离我们心太近了,我们眼睛不能看到近距离,但是手爪毛发的生长情况,这个离我们的内部很远,还有筋脉的转动,你总应该看得到吧?为什么看不到呢?你的心有明了性,而你的心住在身体里面,那你应该先看到五脏六腑,看到手爪毛发的生长,然后才能够看到外境。但事实上我们看不到里面的东西。所以,总结:既然我们看不到身内的东西,只看到外面的东西,这表示我们这个明了的心住在身体内,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看不到身体里面的东西。我们人在讲堂,一定先看到讲堂里面的东西,再看到讲堂以外。如果心是住在身内,一定看到身内的东西再看到身外,所以住在身内是不可得。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该开悟了,就是觅心了不可得。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我们这一念心一动,我们的心已经跟影像结合在一起。《楞严经》称之为“缘影之心”,已经是一个所缘了,不是能缘。当你的心一动的时候,这已是一个“所”了,一个所缘境,不是能缘的心。什么叫能缘心呢?就是你心不动的时候,你还没动的时候,“父母未生之前”,那个就是能缘的心。你念头不要动,一念不生的时候。你说:诶,我现在很高兴。那个是所缘境,因为你的心跟那个高兴的影像结合在一起,高兴有高兴的相貌;我现在很悲伤。这个都不是心,这个已经落入了所缘境,你的心已经跟这个影像结合在一起了。我们今天把心带回家,观察你从什么地方来?向内一直找,找到最后,“啪”,觅心了不可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就对了!你念头还没有动之前,那个就是你的家。所以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一个人找到家的时候,你一切相不生,没有寸土。之所以有寸土,那是你向外一动、念头一动,那才有一切的影像出来。所以整个《楞严经》,它一直破,破到最后,觅心了不可得的时候,就是要阿难尊者回光返照:你还没有动念头之前,你是什么相貌?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要把它找出来。当你动了念头,那就是一个影像了,那不是你的心,那是一个生灭的影像。是这个意思。所以它这整个关键、整个七处破妄,只有一句话,就是要你觅心了不可得,从这个地方去找到真心。:()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直男生涯惨遭滑铁卢  不能死的路人甲炮灰  重生当天断绝关系,我变身万亿富翁  弃妻似锦  盗天仙途  剑开虚空  恃楚而娇:秋先生的心尖宠  心淼归来:纳川的宠妻日常  一人之下:我自红尘逍遥  盗神戒传承者楚风闯都市  系统情深:尤少,傅小姐又气跑了  我在群星有座城  结婚送盆小绿草  修仙:我真没想当舔狗!  深山密窟  百年后我依旧是团宠  怎么到我重生就被病娇识破  随身空间之傻女傍上了国家爸爸  万古最强神帝  独占病因  

热门小说推荐
海贼之超神天赋

海贼之超神天赋

穿越到海贼世界,罗德得到可以抽取天赋能力的神器知识之书。剑斩天地,掌控雷霆,行走空间,信仰之力铸造地上神国!神恩如海,神威如狱。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无敌于世。...

槐夏记事

槐夏记事

本文无cp文案我变绿了,也变强了。槐树精变身人类,不仅要学做人,还要带崽子,还要忙着给自己找对象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自己本体那个花坛要拆迁啊啊啊!哭唧唧走上赚钱买地的奋斗路。新书楚河记事求支持。已有完结文青诡记事,丁薇记事孔方世界。谢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做言情界的泥石流吧!...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新码的西南崛起已经上传,欢迎各位亲移驾亲临。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故事,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人。不说他其它的成就,大学刚毕业,他在纳斯达克,就已经有了两家上市公司,不对,他最近又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哦,还在计划收购另一家。身后,还有一大堆投行追赶着,你的这家网站,什么时候上市?广大投资者也说,这样的网站,一定要接受公...

天命修罗

天命修罗

人无耻则无畏,人至贱则无敌!谁说盖世枭雄必需得霸气十足?谁说无耻贱圣踏不得七彩祥云?谁说此般少年不能争天命,演修罗,替天行道?(QQ书友群313310371)...

发个微信去天庭

发个微信去天庭

当秦奋手机微信摇出了天庭朋友圈,他发现自己的人生变了,但天庭的变化更惊悚。想要金点子,行,拿东西来换,我不挑食。超市,串串香,等一系列熟悉的东西对原有的天庭造成了冲击。秦奋看着天庭的物产,发现自己似乎要发了。种田,数钱,好多事要做。我是先吃蟠桃呢,还是九转金丹。签已过,人品嘛,我很有节操可以吗?求点求收求票票,求包...

巫师再临

巫师再临

超凡力量回归,巫师也从历史的尘埃中再度降临,站在超凡力量回归的浪潮顶端,沙兰于尘埃和无数位面之中寻找巫师的真意,总有一天,真正的巫师将再临世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