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屋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三讲(第1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16页。辛二,合法结显。我们有很多人都会讲到一件事,说是一切的宗教其实都是劝人家为善的,所以是没什么差别的。但事实上,一个佛弟子,当然我们会不断地去修学善业,来积集我们的资粮,比方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我们在修学善业的时候,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的确跟天主教、基督教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从心态上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在修学善业的时候,我们内心会有一种智慧的观照。所以我们讲外道修学善业,事实上他只有安乐道,没有解脱道。他能够从善业当中成就安乐的果报,但是他在修善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去破坏烦恼障、业障、报障,没有这种破障的力量。而佛弟子在修学善业的时候,一方面能够成就安乐,一方面能够成就解脱。所以,这个智慧的理观在整个佛法的修学当中就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解脱道,它可以说是一个主导者。所以,我们研究一部经典,一定要掌握它的中心思想,这一部经到底应该生起如何的观照。从本经来说,它的观照方法主要就是有四个字,就是“内、外、真、妄”的观照。我想,我们研究本经,一路走来,你会发觉,佛陀在讲到整个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因缘所生法的时候,他是习惯性把它分成“内”跟“外”的差别,分成“真”跟“妄”的差别,这个很清楚的。所以,我们刚开始,要把这个生命的相貌分成外在的相貌跟内在的体性。外在的相貌基本上是虚妄的,这个很清楚的;内在的体性是真实的。那么虚妄跟真实是怎么判断呢?虚妄的东西是变化的。你看到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庄严,但明天就产生变化了。凡是会变化的东西都是属于虚妄的。你看空中的浮云,一下子变成一只兔子,一下子变成一只老鹰,这都是虚妄相。但真实的东西是不能变化的,它不能有生灭相的。所以,我们在观的时候,这个所谓“内、外、真、妄”是两个次第:刚开始我们要观察这个外在的环境是虚妄的,而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是真实的。远离对外境的执取,因为它是变化的。变化的东西是不能安住的,你一安住的话你很痛苦的,因为它是变化的,它是不安稳性的。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时候经常观察,尽量不要去攀缘外在的相貌,因为你掌握不了它的,你控制不了它的。那我们远离外境以后,我们开始进入到内心世界了,我们开始把心带回家了。但是我们面对内心的时候,我们发觉,我们内心也分两部分,外在的妄想又是虚妄的,而内在的真如才是真实的。内心也有外在跟内在的差别。所以,进一步,也是要远离你内在的妄想,而最后找到你真实不生不灭的本性。所以它是远离外境,远离内在的妄想,最后真正地回归我们最初的本来面目。而这个就是十方诸佛菩萨修学的一个真正的安住的处所。所以,为什么本经有资格讲它能够成就“修证了义”,能够成就“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就是因为它真实地在清净的本性安住下来。这个地方从安住本性而破除一切的障碍,是整个本经的中心思想。就是,你一定要先找到你的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你要找到你生命的最初的根源是什么,这个是本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修学思想。辛二、合法结显分三:壬一、直结法;壬二、重简非;壬三、正指是辛二,合法结显。这个“合法”就是把前面的演若达多的譬喻来合以下之法,“结显”就是结显现前一念心性跟无明妄想这两种都是非因缘非自然的,作一个总结。因缘跟自然这两种道理前面讲得很多,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分成三段:一,直结法;二,重简非;三,正指是。壬一、直结法第一个,直结法,是直接地来作一个结示,结示它的法要。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这个“是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道理的缘故呢?我们前面讲到非因缘非自然的时候就得到一个结论,说我们这一念心是有真跟妄两种差别的。真妄当中的理解就是,我们要真实地相信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也正是因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的缘故,所以佛陀才说“三缘断故”当下就是菩提心。这一段的经文,蕅益大师说是比较略,事实上它的原文应该是包括了前面所说的“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重点在不随妄转,不随分别。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其实是有两个不同的法门。比方说比较渐教的次第法门。渐教法门在修学过程当中,是先从事修开始。它会告诉你先持戒,然后修定,然后再修慧。先从信仰起始。我为什么持戒呢?因为我害怕当来的痛苦的果报,相信造善能够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能够成就痛苦的果报。依止这样的信仰,我们开始修戒定慧。但是这样子对烦恼本身是一种压抑的作用。这个是渐教法门,它先从事修下手。,!圆顿的法门思想不是这样,它先从智慧,也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所说的,先知道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本来没有的,真如是本来具足的。从这一念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真实地能够觉悟到这样的一个离念的心体,然后产生一种观照的智慧,开始修禅定,开始修智慧。也就是我们本经所说的,先从不迷,然后再不取、再不动,由理观而带动事修。所以我们看,其实这个地方已经道出了本经的整个修学的纲要,就是先从“不随分别”,然后才“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最后“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所以它整个下手处是是先有智慧的观照,然后再慢慢地透过念佛、持咒来安定你的心,最后再修四根本重戒,调伏你的身口的过失。它的次第是先不迷——不随妄转,然后再不取、再不动。这个是佛陀对前面的经文作一个总结,修学次第的总结。壬二、重简非这个地方等于重新来拣别对自然因缘的一种错误的认知。首先我们看,拣别非因缘。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我们修学时,假设我们对内心的世界是这样理解的,说当我的圣道相应的菩提心生起的时候,凡夫有漏的生灭心才开始消灭——一个菩提心把我这个有漏的生灭心给破坏了。你如果作如是理解,那又落入了一种生灭的对立之法了,那这个就不是本经的修学意思了,那是渐教的法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了解真正的“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呢?这以下说出了两句话:“灭生俱尽,无功用道。”“灭生俱尽”就是说,你要知道所谓的灭、所谓的生都是不可得的。说菩提心生起,妄想心灭掉,其实这个都不可得。也就是说,其实菩提心是众生本具的,哪有什么生起呢?无明妄想是本来空的,哪有所谓的灭呢?你能够知道“法本不生,今则不灭”,一念心中妄想本来就没有,而菩提心本来就是我们具足的,而这样子来任运地随顺于正念真如,这才是真实的大乘的无功用道。这个地方是说出了我们对真妄的一个理解。这个地方就拣别这种因缘的对立。说是用清净的菩提心来破坏杂染的生灭心,这是不对的。我们再看拣别非自然。这个有两段:法说跟譬喻。现看第一段。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假若“有”,这个“有”就是“作”。假设你作自然之想,说很清楚地、很分明地实际上有一个自然的菩提心的心体生起,而且也很分明地知道有一个真实的生灭心消灭,那么这样子也是落入了对立之法了。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说: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所谓真正的不生不灭叫作什么呢?“名为自然。”它必须是任运地随顺真如,而内心平等,没有任何对立,这样才是真实的自然。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说如果你一定是说以无生灭为自然、以有生灭为因缘,形成对立的话,那么这个就好像世间上的诸多的万相。这当中有些是互相参杂而和成一体的,比方说,有的药丸是有很多很多的药物组合而成的。那么你说,哦,这个是和合性。这和合性比喻因缘。那么,“非和合者”,有的物体是单一构成的,比方说地水火风各有各的个体,那么这个非和合比喻是本然性,就自然性。那么你这样子讲,又落入了一种所谓的和合性跟本然性的对立了。这个地方,佛陀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帮助初心菩萨建立一个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的信心。就是你在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你要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也就是说,你深信你现在在打妄想的这一念心,其实它的本质就是真如,它只就是一念的迷而产生很多假相。假设那一念迷情被你破坏了,那么它又恢复它原本的真实功德。这个就是说明了一种真妄不二的道理,而我们初学者对这个要生起真实的理解。不是离开了妄想而另外有一个真心,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即妄而显真,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所谓的“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壬三、正指是壬三,佛陀正式要指出对因缘自然的正确理解。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这一段等于是把前面佛陀讲的很多很多的因缘跟自然的观念作一个总结。“本然非然”,这一段是单遮,单方面的遮止。这个“本然”指的是自然。也就是说,你说它是自然,其实它也不是真正的自然,因为你要经过修证它才能够显现。众生虽然佛性本具,但是要假借修证才能够开显,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你说它是真正的自然,是不对的。这个地方遮止自然。“和合非合”,这个地方遮止因缘。你说它是真正的因缘,其实它也不是真正的因缘,因为那个功德是他本来具足的,你只是把这个妄想消灭了,让它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也没有从外而得嘛,所以你也不能说是因缘。“和合非合”是遮止因缘。,!“合然俱离”这个是双遮。合指的是因缘,然是自然。也就是说,你对心性的了解,只有离开了对和合、对因缘的执取,才能够真实地显现出来。这个双遮因缘跟自然。“离合俱非”,这一段是双遮双照。这个“离”当然是离开因缘、自然的执取。“合”,合者,即也,当下即是因缘、即是自然。所以你必须要非离非即,一方面离开因缘、自然的执取,一方面在修学过程当中又不妨假借因缘、自然的方便来开显真如本性。远离它的执取叫双遮,但是又假借因缘、自然的方便来开显,是双照。透过双遮双照,这才是真正的大乘的中道了义无戏论法,这才是我们对现前一念心性最完整的了解。佛陀对于我们这一念心到底是什么相貌,花了很多时间:因缘、自然,有时候讲不是因缘、不是自然,但是有时候讲其实它也是因缘、也是自然。我们这样子讲好了:如果你心外求法,那什么都不是。你离开了你这一念清净的本性之外,去追求因缘也错,追求自然也错,什么都错,那真的是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如果你把心带回家以后,这个时候你说它是因缘也对,你说它是自然也对。比方说,唐朝有一个叫怀让禅师,他去参学六祖大师。六祖大师看到他,二话不说,就直接考他对内心世界的了解。他说,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的五阴身心世界从什么地方来?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六祖大师继续问他:“还假修证否?”怀让禅师回答:“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六祖大师说:“只此不染污,诸佛之所护念。”怀让禅师第一次答我们这一念心性的时候,他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其实这句已经道出他中道了义的无戏论法,离言真如。就是当你回归本性的时候,是离言说相的,你不能讲话的。但是,离言说相,到底是有没有错认消息,也没人知道。中道了义无戏论法,真实的体性的安住,是没有言说相的,是唯证方知的。所以六祖大师继续问。他说,那有没有修证呢?有没有可以修证的过程呢?怀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修证即不无”就是讲因缘,的确是可以修证。你看我们刚开始烦恼很重,但是烦恼现前的时候,我们常常说,烦恼最怕你回光返照,因为它没有根。烦恼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你只要问它一句话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因为你觅之了不可得。所以,我们经过一次一次的观照,欸,烦恼真的淡薄了,正念加强,那就是修证嘛。心念透过你的观照,你发觉你的心态每天在改变,思想观念在改变,那这个就是因缘。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样了嘛。你看到一件事情,你产生了想法。你昨天的想法跟今天的想法不一样,那这个真的是“修证即不无”,的确是有它的功德相。但是“染污即不得”。回归到那一念本体的时候,你不管是怎么修证,那个清净的本性是完全没有改变。所以,你要能够回归到一念心性,你说它是因缘,有它的断恶修善的功德,也对;你说它自然,其实你断恶修善,还是你的本具功德的开显。只要你法法消归自性,都对。其实,因缘跟自然这个应用是很广的。你看日本有一个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他有一天去参访一个日本老禅师。他跪在老禅师面前说,请大师开示管理之道。他本身就是经营之神。禅师在开示的时候很少用讲话的,他就拿一个杯子给松下,你帮我把这个杯子拿着。然后就帮他倒茶。倒了以后,就请他喝下,把这个茶喝下去。喝了以后,又倒了一杯又请他喝下,又倒了第三杯又请他喝下。这个松下也是悟性很高,他说,谢谢禅师,我知道怎么管理了。因为杯子本来是空的嘛,无为嘛,倒满了以后就是有为,那你喝下又变成无为。自然就是无所为,因缘当然是有所为。我们去管一个人,到底是要主动积极有所为,还是要保持默然无所为,这个就是要平衡。我相信做过执事管理的人都知道(我个人也带过人),很多事情你不能管,越管越糟糕,你只有默然。有些事情是不能处理的,越处理越糟糕,让时间去处理,让它过去就ok了。但是有些事情你不处理不行,不处理更糟糕。那就是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到底是要有所为,保持因缘的造作,还是保持一个自然的无为。我们有一个原则。基本上来说,我们大乘佛法在修学的过程当中,面对过程是要强调因缘,要主动积极,你看我们讲“凡事尽心尽力”。但是面对结果,我们的态度是保持自然,“成败交给业力”。所以我们对过程的态度跟面对结果的心态是不一样。云何应住?云何调伏其心?其实调伏你的心就是因缘跟自然,一个是空观,一个假观,这两种而已,没有第三种。所以这个地方,其实佛陀已经把整个调心的方法道出来了。当然,正式的修学是在下一科,但是这一科其实已经把这个轮廓说出来了,通过双遮双照来讲到这个中道的无戏论法。,!这一段等于是把因缘跟自然的观念全部作一个总结。也可以说,第一大科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的整个思想,到这个地方告一个段落。庚二、诫劝分二:辛一、诫徒闻无功;辛二、劝真修有益下面这一段庚二,诫劝,作一个告诫跟劝修。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诫徒闻无功;第二个,劝真修有益。辛一、诫徒闻无功就是告诫阿难尊者,只是多闻而不修行内心的微密观照,其实是不能够断惑证真、转凡成圣的,劝勉他要注意这件事情。有三段。【图一】我们看第一段。菩提涅盘,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佛陀针对阿难尊者来说。他说,你现在已经证得了圆教初信,断除了三界的见惑。但事实上,以你的阶位,距离大乘的无上菩提跟整个涅盘,还是非常的遥远。菩提是约着智德,涅盘是约断德来说,智断二德。所以你必须要经历多生多劫的辛劳的修证,包括理观——理观当然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空假中三观,也包括整个六度万行的事修,才可以完成的。如果你一直停留在你过去的习气,只是习惯去忆念、执持十方如来所宣说的整个十二部的大乘经典,这当中的义理像恒河沙这么多,那么这样子只是增加一种名相的分别,增长心中的妄想,增长你的戏论而已。就是,只是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这以下讲出它的例子。看第二段。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这以下讲出一个实际的例子。为什么多闻无功呢?就是说,阿难尊者他虽然能够谈说因缘自然的教法,非常的清楚明白,而人世间每一个人也公认,阿难尊者在众多弟子当中是成就闻持陀罗尼。说是佛法如大海,入于阿难心。佛法的整个名相、整个道理虽然广如大海,但是都一一地流入阿难的心中,从来不会忘失,他堪称多闻第一。但是以如此多闻的习气,这种多生多劫的习气,来亲近善知识,来熏习佛法,还是没办法去免离摩登伽女的咒语之难。这可以看得出来,只是明白道理,而内心却没有一种正念的力量来抗拒心中的烦恼。“何须待我佛顶神咒”,如果说你多闻可以调伏烦恼,那你就不必靠我的楞严咒来救拔你了。那么反过来就讲出另外的例子。摩登伽女,本来多生多劫是淫女,所以她的淫欲心烦恼很重,但是她回来听闻佛陀讲到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以后,生起一念的回光返照。她就经常问心中的烦恼: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时候,烦恼被她这一问,因为她“觅心了不可得”,烦恼的根源就被她破坏了,就证得小乘的三果阿那含,断了三界的见惑以及欲界的思惑,在我佛法当中可以说是成就一种精进的功德。因为她没经过初果、二果,从凡夫直接证得三果,那这种人理观很强的。所以,证得三果,成就精进的功德以后,她心中的贪爱之水就完全干枯了;也因为摩登伽的这样的一种解脱,才使令阿难尊者解脱于这个淫欲之难。这一段等于是,佛陀讲完了道理,准备开显实修之前,它到底是一个什么含义呢?就是讲到多闻跟观照的差别。不过蕅益大师说,多闻本来是入道的根本,但是停留在多闻,只是产生一念的信心——我相信妄想是虚妄的,我也相信我们的真如本性是本来具足的。我讲实在话,你只有相信是不够的。要是相信可以够的话,基督教也是用相信的。就是你必须透过这个教法的学习,真实地去观照,把这个多闻的知识转成内心的观照,才有真实的断惑证真的功德。只有信心是不够的。这一段等于是佛陀已经为后面的实修来作布局。辛二、劝真修有益【图二】我们看辛二,劝真修有益。这个地方等于是结劝,只有透过真实的修学,才有真实的解脱的利益。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既然多闻无功,那么应该怎么做才会有真实的功德呢?佛陀说,阿难!你虽然多生多劫都能用内心来忆念、来执持如来所说的秘密妙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秘密妙严”指的是大乘中道的妙理,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也就是我们一念心中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当然,你了解这个道理,并没有白费,但是你应该要从这个道理当中来修学无漏业,正式地修学圆顿止观,才能够真实地远离世间上这种对外境产生执取而产生的爱憎两种的痛苦。这个“无漏业”,蕅益大师就讲得很清楚。他说,所谓的无漏业,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汝但不随心中分别”。“不随分别”这句话我们讲一下。,!刚开始修《楞严经》的人有些会不太适应,因为过去我们在修其他止观的时候,对烦恼是一种抗拒的。你说你生起贪爱的烦恼,我用不净观来抗拒你;你会执着常,我就修“无常观”来抗拒你。我们刚开始在修学烦恼是一种对抗的,就是逆向操作。好,你说它是黑的,我就用白的来抗拒你;你认为它这个色身是美妙的,我们就思惟它是污秽来抗拒。这个是非常重要,这是一种对抗法。但是到《楞严经》的时候,它不是抗拒的,就是我不随你而转。它的思想就是这样。它是怎么样呢?遇到烦恼的时候,它是回光返照:你从什么地方来?只问它一句话就够了。所以,我想这个《楞严经》,它在修无漏业、在抗拒烦恼的时候,大家要了解一下。前面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四念处是跟烦恼正面冲突,在烦恼的作用当中跟它对抗,可以说是两个人真妄交攻,正面冲突。本经对治烦恼不是这样,它是回光返照,不随妄转。这个地方大家要了解这两个的差别。这个地方等于是赞叹,只有真实地回光返照,才能够远离世间的这种痛苦。所有的痛苦都是我们因为向外的执取。向外执取以后,就会产生一种攀缘心,满我们意的产生爱,不满意的产生瞋。而且这个爱跟瞋又变来变去,有时候我们:()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心淼归来:纳川的宠妻日常  随身空间之傻女傍上了国家爸爸  百年后我依旧是团宠  盗神戒传承者楚风闯都市  修仙:我真没想当舔狗!  一人之下:我自红尘逍遥  重生当天断绝关系,我变身万亿富翁  系统情深:尤少,傅小姐又气跑了  剑开虚空  深山密窟  怎么到我重生就被病娇识破  弃妻似锦  恃楚而娇:秋先生的心尖宠  不能死的路人甲炮灰  直男生涯惨遭滑铁卢  盗天仙途  结婚送盆小绿草  独占病因  万古最强神帝  我在群星有座城  

热门小说推荐
修罗天帝

修罗天帝

八年前,雷霆古城一夜惊变,少城主秦命押入青云宗为仆,二十万民众赶进大青山为奴。八年后,淬灵入武,修罗觉醒,不屈少年逆天崛起。给我一柄刀,可破苍穹,给我一柄剑,可指霄汉。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当修罗子不死王雷霆战尊古海蛮皇等等一个个封号落在秦命身上,这个一身傲骨的少年踏天而行,带领一众挚友红颜,傲战八...

巫师再临

巫师再临

超凡力量回归,巫师也从历史的尘埃中再度降临,站在超凡力量回归的浪潮顶端,沙兰于尘埃和无数位面之中寻找巫师的真意,总有一天,真正的巫师将再临世间。...

真香实录

真香实录

作为一个无节操无底线无尺度的三无大龄少女,男人于她而言不过是解决生理需求的生活用品,所以她并不在意他们视她如玩物,将她介绍给别人,搂着名门千金假装不认识她,故意贬低她否认与她的情史,利用她欺骗她甚至当众羞辱她。她很懒,懒得跟无所谓的人计较太多。但,等她识趣地走人了还指望她乖乖躺回他们身下?他们以为全世界的男人只有他们才长了根能用的东西?她只想说,呵呵。Nph文,6个男主,有处有非处,伪骨科。已完结~感谢所有妹子们!...

1号新妻:老公,宠上瘾!

1号新妻:老公,宠上瘾!

被继母逼迫,她走投无路,和神秘富豪签定协议嫁进豪门。婚后三年,富豪老公把她宠上天。只除了没有生下继承人。豪华别墅里,裴七七气愤地将报纸砸在男人身上这上面说我是不下蛋的母鸡,唐煜,明明就是你的问题。男人放下报纸,一本正经地赞同小妻子的话怎么能乱写呢,你分明属猪!唐!煜!她气得跳脚!男人轻笑有没有孩...

从超神学院开始的穿越日常

从超神学院开始的穿越日常

作为普通人的许易穿越到神学院的世界,表示压力山大!然而许易意外激活身体里的无限系统,得而穿越各种不同的幻想世界,影视,动漫,小说一切应有尽有。许易面色淡漠,仰视苍天,忽然开口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全都烟消云散。苍天mdzz,老子招你惹你啦!...

发个微信去天庭

发个微信去天庭

当秦奋手机微信摇出了天庭朋友圈,他发现自己的人生变了,但天庭的变化更惊悚。想要金点子,行,拿东西来换,我不挑食。超市,串串香,等一系列熟悉的东西对原有的天庭造成了冲击。秦奋看着天庭的物产,发现自己似乎要发了。种田,数钱,好多事要做。我是先吃蟠桃呢,还是九转金丹。签已过,人品嘛,我很有节操可以吗?求点求收求票票,求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