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年近冬,她从延安文艺界抗战后援会调到《解放日报》工作,做第四版编辑,与艾思奇、舒群、温济泽、林默涵、白朗、陈企霞等人同事,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大家边生产、边工作。面对火热的劳动场面,听到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她的心沸腾了,这个敏感、热情、爱思考的人,提笔写下散文《一个个人主义者怎样认识共产党》、《体验劳动的开始》以及报道劳动模范事迹的通讯,都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
1944年初,陈学昭离开《解放日报》到中央党校四部工作,仍然写散文、通讯,还写诗,有时做点翻译工作。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那年10月,陈学昭告别了居住七年的延安,向东北进发。新的旅途,她不再是孤寂悲苦的一个人,是在人民群众中间,在艰苦斗争的火线上。快过陕甘宁边界时,她望着汹涌的黄河水,想到钱塘江、地中海,想到为之奋斗的事业。
行军到张家口、怀来,从承德乘飞机到本溪,再随机关队伍行经抚顺、长春、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又至开鲁进入内蒙古,回张北、张家口,重渡黄河,于1946年11月底又回到延安。一年时间,转了一大圈,吃了多少苦,走了多少路,但值得欣慰的是,她看到人民的力量,看到广大群众要从受奴役受压迫中彻底解放的信心。在动荡不安的行军途中,每到一处,她总是摊开笔记本,握着笔,拿木板、砖头当桌子椅子,赶写文章。《漫走解放区》就是在行军途中完成的。
在古城延安呆了三个月,又随着队伍开始行军。延安,三进三别!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记叙道:“我在夜色中望着对岸的枣林坪山坡,思绪起伏。这一回离开陕甘宁边区,不大有可能再回来了。我在这里前后呆了近八年,我们国家有很大变化,我个人的生活和思想也有很大的变化,那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年月呵!我是在这里才开始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我将永远想念着这个地方!”(《天涯归客》)。
几经跋涉之苦,来到北国名城哈尔滨。听从组织分配,她作好出国工作的准备,但由于领导上临时改变计划,没能走成,她决定到外国语学院学习俄语。
1949年3月,陈学昭作为东北妇女代表团成员到北京开会,7月又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故乡的解放,给她带来无比喜悦,她决定从此“远走低飞、到底层去。”会议一结束,陈学昭便匆忙向住在托儿所的女儿告别。离开北京,离开朋友,离开唯一的女儿,别情依依,若有所失,她感到难以名状的惆怅,但决心已经下定,一辈子面向人民群众,不作空头的文艺家,扎根到实际的生活中去。盛夏,骄阳似火,她匆匆登上南下的列车……
从1938年回国,到解放,陈学昭经历了人生道路的巨大转折,创作也产生了飞跃。一扫过去哀怨、失望的情绪,显露出开朗向上的热情,从表现自我,转向表现劳苦大众和人民革命。无论是描写边区新生活的《延安访问记》,还是记叙从延安到东北路上见闻的《漫走解放区》,或是包括十四个短篇小说的《新柜中缘》,或是自传体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都充分表现出作家这一伟大的飞跃。在极艰苦的岁月,陈学昭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杆,为读者用有形的文字描写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人民的苦难、觉醒和斗争,记录下敌人的罪恶和群众翻身的喜悦。同时也留下了自己思想改造、不断觉悟的足迹。她在《漫走解放区》前言里写道:“这十五篇简短的报道,是在我匆忙地走马观花,常常一天一个地方的行程中,给解放区画下的粗糙的轮廓,但虽然是粗糙的,却是真实的。”这时期的作品仍然保持她的风格,叙事写景饱含感情,充满诗意,文笔却走向朴素无华。有些作品,由于在战乱中匆忙写作,文字锤炼不够,结构显得松散。
一个人,一旦将生命交给人民,他将变得无私而无畏。到东北后,陈学昭连续出版过几本书,还有译作,所得稿费全部交给了党组织。
心不沉浮
火车向江南水乡奔驰,大地如花似锦,黄澄澄的稻穗摇着手欢迎这位久离家乡的女儿,她的心跳荡起来,童年的一切就像发生在昨天,而此时已是1949年7月。
陈学昭一来到家乡,即投入余杭农村剿匪反霸斗争。这里离杭州儿十里,土匪潜伏,活动猖狂。陈学昭随工作队进村后,访贫问苦,发动群众,斗争逐渐展开。第二年夏天,她参加了海宁斜桥区黄墩乡的反霸和土改工作,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打碎了封建社会秩序,给农村带来深刻变革。身在群众之中的陈学昭,感受到贫苦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亲眼见到他们在斗争中的成长和提高,成为土地的主人。生活越深入,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便清晰地站立在作家的面前。工作结束不久,回到杭州,根据这段生活积累的素材,她写出近三十万字的《土地》初稿,经过不断修改,压缩成十五万字,交给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陈学昭看来,生活不是享受,而是苦斗。刚刚完成土改,她于1952年3月又下到正办互助组的杭州龙井茶区。整日跑各组,跟姑娘们上山采茶或拣茶叶,同茶家的感情日益加深。第二年初夏,她在北京文学讲习所拉出小说《春茶》的提纲,而创作起来又感到千头万绪,无从下笔。她意识到自己生活深入得还不够,决定再回杭州补充生活,于是便来到梅家坞,和农民一起生活和劳动,一起办合作社,直到1956年完成长篇小说《春茶》上集。几年以后,她虽经历了巨浪的打击,却仍然怀恋杭州茶区,在1963…1964年参加了满觉陇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并完成《春茶》下集。
生活是大海,要获得它的真谛,必得探入海的深处。作为作家,陈学昭有一种极宝贵的精神——就是向下,在劳动人民中间深深扎根。解放后,陈学昭担任了全国政协特约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民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但她始终不脱离实际,参加农村基层工作,结交许多农民朋友。她感到越接近他们,越从心底尊敬和热爱他们。多少年过去了,她坚韧不拔地向生活汲取创作营养,《土地》和《春茶》便是从这泥土中长出的果实。这两部作品描写从土地改革、互助组到合作化——我国农村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清晰地描绘了农村社会变革的崭新生活画面。作品中倾注了作家对农民的深厚感情,着力表现他们对共产党的爱戴,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追求以及坚强不屈的民族自尊心。作者在《春茶》后记中写道:“我只不过想用朴素的笔写下一点在这时代中我活着、见着的和感觉着的东西。”没有那几年扎扎实实的生活,便没有《土地》和《春茶》。
除农村生活之外,陈学昭还在浙江大学工作近一年,到北京文学讲习所从事专业写作不到半年,随中国妇女代表团去苏联参加十月革命节,陪同法国著名作家萨特到各地参观访问等等。这期间写了一些散文、游记、随笔,发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
陈学昭是散文家、小说家、又是诗人。千变万化的生活和斗争,常常使她提笔写诗,直抒胸臆。1954年在梅家坞她把1942年以来写的诗选出十四首结成集子《纪念的日子》出版。这一首首抒情诗从法国到中国,记录了作家的心声,可爱的巴黎遭到法西斯践踏,战友壮烈牺牲;八路军又开辟了一个解放区;胜利的凯歌,动人的消息又传来……痛苦和欢乐都在她的笔下铸成诗句。
生活,并不是永远正确的真理,它曾无情地给过陈学昭不公平的待遇:1957年被开除党籍,定为右派分子,后来,罪恶的“十年”中又被抄家,被揪斗。她曾分析过自己的弱点:“不善于处理人事,缺乏灵活性,清高自许,傲气凌人。”并说:“我缺乏社会实际经验,遇到的好人多,然而,只要遇到一个坏人,就毫无对策,被人置于死地。”(《天涯归客》)这些,确实使她在复杂的人生路途中吃过亏,但因她为人耿直,光明磊落,具有尖锐敏感的个性而招致的祸患,却不应当由她个人承受,这纯粹是历史的误会。
一个舍弃一切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人,被判为右派分子;一个热爱劳动大众,和人民不可分离的人,被孤立起来;一个感情丰富的作家,遭到无情的鞭打;历史,这是多么不公正!她想到过死,但想到自己要做的事还很多,只要信仰不变,还需奋斗,她坚强地挺过起来了。1958年3月,她下放到绍兴文化馆劳动,两年后被分配到杭州大学图书馆做钉图片、理报纸等杂事。自从工资制以来,陈学昭一直靠稿费收入生活,不拿工资,后来不能写作,也依然“生活靠写作自给”,直到1962年6月。之后,她又到农村、工厂参加“四清”,从事体力劳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她回到大学图书馆,接受批斗……
陈学昭的生活道路充满了荆棘,早年流浪漂泊,在海外曾遭围攻谩骂,回国后爱子夭折,婚姻死亡。延安审干,受考验,战争年代,戎马倥偬,全国解放后,下厂下乡,体验生活,从事写作,直到以后错打成右派……但她坚强地活下来了,这里除了信念在支撑她之外,就是前辈、友人、同志的关怀。二十年代起,她认识了鲁迅、茅盾、周建人、戈公振,他们像亲人一样爱护她,鼓励她。几十年来,茅盾和周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没中断过和她的来往。到延安后,受到周恩来总理、邓颖超、彭真、李富春等革命家的关怀和教导,就在错打成右派期间,周总理也十分关心她的问题。生活虽然给过她许多不幸,但也收获了许多友情和骄傲。
1977年10月应鲁迅研究室的邀请,陈学昭来到久别的北京参加座谈会,会见了许多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第二年8月在《上海文艺》上发表散文《难忘的年月,难忘的同志》,从此结束了她二十多年埋名的寂寞生活。1979年2月,错划右派问题得到改正,恢复了党籍,她离开了杭州大学,到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0月参加了第四次全国文代会。
陈学昭的名誉恢复了,她对过去的不幸,既不去管,也不计较,她说:“只要一息尚存,我要继续战斗,继续工作!在任何情况下,我永远不会消沉!”在她身上仍然燃着理想和希望。
早在1946年,陈学昭就动笔写作《工作着是美丽的》。那年春天,她在吉林被邀参加知识分子座谈会。会上作了《一个知识分
儒林外史 敌后武工队 远离地球 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 小男人股市翻身记:散户 中国狙击手 欢情与迷乱 凡人修仙笔记 长沙会战 无病一身轻 南京大屠杀 乾隆皇帝 佩妻 重生之觅得良人 诡异监管者 修真四万年 匆匆那年 奇女卷 不能由己 (霆峰同人)[张文健×项允超]淬火
市一高新丁黄景耀因得罪骨干教师被恶意针对,不堪受辱辞职后意外得到仙家至宝。重新执教县一高,左手录运簿册掌天下文章,可查看每一个学生学习天赋,提升天赋。右手文昌大印掌考场气运,财富官运。教师以教育水平和升学率为本,黄景耀渐渐发现他的本钱雄厚的有些令人发指,一次次撼动整个教育界,又远不止单一的教育界。...
本文无cp文案我变绿了,也变强了。槐树精变身人类,不仅要学做人,还要带崽子,还要忙着给自己找对象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自己本体那个花坛要拆迁啊啊啊!哭唧唧走上赚钱买地的奋斗路。新书楚河记事求支持。已有完结文青诡记事,丁薇记事孔方世界。谢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做言情界的泥石流吧!...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前世黑莲花白蓁被人在车上动了手脚车祸去世,穿越成了合欢宗女修白千羽,开启了和前世开后宫没什么不同的修仙之路。这篇算是某某宗女修炼手札的同人,但是是否玩游戏对看文没啥影响,文不会收费,大家放心追,女主是自设的无心海王型号。挂是挂了修真的名头,其实本文没有着重写女主初期修炼,主要还是着重她成为女王之后的故事。全文分三部分,第一二部分女主一边双修一边把以前给她使绊子的人给除了,手段稍微有点粗暴残忍,结果奇奇怪怪自称系统的东西出现了,告诉她,她已成为了这条世界线的主人,同时她设计把自己也拱成了修真大陆的无冕之王。第三部分开幕,无冕之王并不是这么好当的,一边要均衡各大势力,挑对自己有用的掌握在手里,一边要处理情人们的修罗场。。。。偶尔,系统还会给她出难题,让她暴打外来入侵者。然而白蓁(千羽)对此表示,挺好玩的,再来点。本文可能微微有点女尊倾向,女主床上小淫娃,床下真女王,没心没肺,快乐加倍。有疑似正宫,但是基本不会出现1v1的情况,女主这么强,配一个男的太亏了(啥?)。预警,女主从目前的伦理道德来讲,确实是渣女,而且吸溜子也没想洗。...
现代第一特工穿越倚天神雕天龙,坐拥花丛的传奇故事!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穿越’,你绝对没听错。倚天神雕,美女无数,一个个冰清玉洁的清纯玉女,如何‘穿越’,还等什么?赶快点击吧!...
...